大湾区如何拿下“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来源: 南方+2023-08-21 18:20:44
  

汽车一直与城市“深度捆绑”。

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座汽车工厂,有时候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在和欧美汽车产业“对碰”的时候,并不占优势。然而,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新一轮浪潮革命中,中国汽车产业首次实现“弯道超车”,即基本并跑、部分领跑。

第十三届深圳国际车展上,比亚迪电动汽车吸引了许多市民朋友的关注。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摄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战略性、前沿性的产业,涉及能源、交通、环境、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近日,《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

深圳加码“汽车城”的雄心逐渐显现。

但放眼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综观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比亚迪牵手深圳,特斯拉扎根上海,合肥拥抱蔚来,小鹏钟意广州……从吉林、重庆等老牌汽车城求新求变,到深圳、合肥、西安等新兴汽车城加速狂奔,产业新格局正加速形成,这些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争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称号。

大湾区如何拿下“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在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时代与世界一流水平实现并跑,在智能化时代力争领跑,大湾区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后发先至的深圳

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先回到最核心的问题。

何谓汽车城?

确定的定义应是,一个地方有链主企业、有产业配套、有成熟产业工人,也与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集群、政策引导密不可分,以此拉动当地经济良性发展。

谈及汽车城,此前,人们很少会将之与深圳相互关联。

对比广州、长春、武汉、重庆等老牌汽车城,深圳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可谓是毫无声响。

培育孵化比亚迪是深圳的一盘大棋,命运的齿轮也在那时开始发生转动。

仅在培育孵化比亚迪数十年之后,深圳乘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东风”强势崛起,快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可谓是“白纸上更好画图”的最佳写照。

几天前,在比亚迪深圳总部,一辆全新的腾势N7缓缓驶出,标志着全球首家汽车公司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下线的成绩。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后,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向下一个制造“新高地”发起冲锋,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已实现投产,二期正加速冲刺投产。除比亚迪龙头企业外,深汕已梳理20家已落地汽车产业链配套项目,加速构建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

放眼全市,在比亚迪的带动下,深圳逐渐构建了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吸引相关产业链不断聚链成群。

而电池企业有链主之势,则成为当下汽车产业格局的另一大“变数”。

以重庆为例。2020年,重庆弗迪电池工厂在重庆璧山投产,让重庆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这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首发地,也是全国最大“刀片电池”生产基地。重庆由老牌汽车城转型谋变新能源,从此势不可挡。

深圳的未来,同样“海阔天空”。

经过十多年发展,深圳锂电池产业涌现了比亚迪、欣旺达、比克电池、科达利、德方纳米、贝特瑞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深圳锂电池产业已形成从关键材料生产、电池装备开发、锂电产品制造到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基本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闭环。现有企业超4000家,占全省四成以上;涌现出了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刘华表示,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已经形成闭环,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和核心材料企业成为产业链上的耀眼“串珠”。

竞争进入白热化

多城逐鹿“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当前,对“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争夺,可谓群雄逐鹿。

除了上海、深圳、西安、重庆、广州、合肥等城市外,武汉、长春、常州、柳州、宜宾等城市也是跃跃欲试。

其中,上海、广州、长春、重庆、柳州、武汉等是老牌汽车工业城市。

何谓“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其背后体现出的是对一座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力的衡量,其中,最为核心的指标之一便是产量。

在新能源汽车产量这一指标上,深圳并不占优。

2023第十五届西安五一车展现场,观众在了解一款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2023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超过第二名上海的99万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西安深度“绑定”比亚迪、吉利、陕汽等主流车企,成功实现弯道超车,位居全国第一。

而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87.47万辆。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西安曾短暂在产量上成为第一,是因为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能高度依赖比亚迪,而比亚迪热销的车型,除了在深圳外,在西安、长沙和常州等城市均有生产。

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61.15万辆,同比增长65.7%。上海重新从西安手里夺回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很大程度上依靠特斯拉的贡献。

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全年交付超71万辆,而上海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是99万辆。按照这一数字计算,特斯拉一家就贡献了上海超过70%的新能源汽车产量。

在实力较强的竞争者中,除了深圳、西安和上海外,重庆、合肥和常州等城市也在以黑马的姿态追赶。

例如,2022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4倍,车型涵盖乘用车、货车、客车及专用车全系列。

而常州凭借着动力电池的异军突起,也在向整车制造不断延伸,依靠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正在稳步提升。

提前布局谋划

蓄势待发迎战智能化新风口

近年来,新能源、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变革。

汽车产业向自主、互联、电气化转型,将使传统老牌汽车城重获新生。

智能网联被认为将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体系,已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下一个“风口”。

作为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的启动地的上海,今年6月公布了《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总体建设方案》,提出全局性谋划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北京此前也出台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开放自动驾驶出行商业试点。

深圳对此也提前埋下了“伏笔”——

2022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期,还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成为全国首个为智能网联汽车立法的城市;到了今年8月发布的《行动计划》,更是提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支撑管理体系。

如今,深圳不但拥有比亚迪、华为、腾讯等多家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还吸引了像AutoX、元戎启行、文远知行等耳熟能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深圳坪山,智能网联应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在产业蓬勃发展之下,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小巴、无人出租、无人物流、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应用场景纷纷落地,让市民提前享受“未来生活”。

在道路测试方面,深圳已发布三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约201.37公里,开放测试道路187条。

除了产业链条加速集聚,政策层面扶持,深圳在5G网络铺设的超前投入,也使得智能汽车产业拥有了创新的技术环境。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教授李和言认为,深圳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赛道具备技术基础。电动化是智能化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依赖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等电动化技术的支撑,深圳在这一领域逐渐形成了优势,正向汽车领域快速扩展。

在这条蓝海赛道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李和言指出,在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抢位战中,上海、苏州、长春、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都在发力汽车的线控部件、车规级芯片、车控操作系统、整车工程设计与仿真工具、测试验证装备。

他认为,深圳的汽车部件基础还不牢固,需要利用目前汽车电动化的良好势头,和电子电气方面的产业积累,促使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互相融合、互为支撑,进一步夯实汽车智能化产业的关键部件研发和制造能力。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渗透以及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领域飞速发展,对中国城市来说,又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表现突出,成了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竞争者,但也并非稳操胜券。

在深圳的强势助攻下,大湾区何时可以拿下“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答案,即将揭晓。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